丝绸之路拉力赛7月24日在北京鸟巢举行了收车仪式,10734.89公里的比赛路程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赛事,在当天的收车仪式上曼、卡玛斯、太拖拉、日野等比赛卡车纷纷登场。 作为卡车爱好者的笔者有幸参加了收车仪式,在活动现场不断的按下相机快门,就是想让更多的卡友也了解了解这些卡车,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去看看,参加拉力赛的卡车到底有啥不同?
在本次拉力赛中,使用曼作为赛车的最多,比例高达30%之多,可见MAN的可靠品质已经深入人心。
两辆来自俄罗斯的卡玛斯的赛车,在图片中我们能看出,现场的观众更关注小型赛车,都在那围观一辆标致赛车呢,作为卡车发烧友的笔者还是对卡车更加感兴趣。
这辆卡玛斯赛车的车手是中国的候红宁,越来越多的中国车手开始走出国门参与国际赛事,据介绍这款赛车采用的是德国利勃海尔V8发动机,功率达到了1000马力,最大扭矩3000N.m,整车的动力可以说非常暴力。
安装在挡风玻璃下方的LED照射灯,可以在夜晚时提供更好的照明。
这些赛车都在等待收车仪式的开始,这也让笔者有时间拍照片,现场集齐这么多赛车,机会难得,赶紧按快门。
车身上贴满了广告,德国ZF变速箱、ZF旗下的萨克斯减震器以及马勒活塞。
看一猛货,来自捷克的太拖拉赛车,在卡车领域,太拖拉的越野能力是它的看家本领,所以很多人用太拖拉改装赛车。
保险杆下面加装了护板,以达到保护水箱的目的。
为了适应各种工况,提升比赛安全,轮胎装有中央充放气系统。比如在沙漠路段的时候气压低点可以提升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提升车辆的通过能力。
中央管式车架以及独立悬挂的摆动式半轴已经是太拖拉的传家宝。
管式车架在越野时具有更高的抗扭曲能力,可以看见消音器位置比较高,可以提升车辆的涉水能力。
来个底部裙照,让大家更直观的看看太拖拉的底盘结构。传动轴在管式车架内部,属于密封环境,在比赛的时候可以避免杂物损伤传动轴。
奔驰赛车显着很低调,除此之外,笔者在现场还看见一辆奔驰的乌尼莫克,稍后为大家介绍。
不少企业选择在车身上打起来了广告。
现场的赛车多数是采用4X4车辆结构,这辆曼6X6的曼显着有些与众不同。
日野赛车,这辆赛车以Ranger/500卡车为基础进行改进的。据介绍该车发动机排量为8.8升,经过专业改装可以提供630马力的动力输出,扭矩也达到了2255N.m,该车最高车速可以达到140公里/小时。
前面也加装了防护装置,我们也能看到这辆车的前桥限位拉臂。
本次比赛的车牌号码,silk way 丝绸之路的英文。
前面带有绞盘,在被困时可以实现自救。
前桥采用两片钢板弹簧,车架上带有限位胶墩,配合旁边的减震器能提供最佳的车辆悬挂,提升减震性能。
车手:菅原照仁,本次丝绸之路拉力赛中他的车队获得第1、第3赛段的冠军。 菅原照仁2007年首次参赛就获得了10L以下排量组冠军,到2015年已经实现该组别的6连冠,可以说是卡车赛事的明星车手。
玛兹车队的车手与菅原照仁合影。
玛兹,来自白俄罗斯的卡车品牌,目前已经与MAN合作,经常在一些国际赛事看见它的身影。
玛兹车队的另外一名车手坐在旁边等待收车仪式的开始。
赛车的副驾驶位置看着很简陋,各种按钮、各种线束。在比赛的时候领航员就坐在这个位置,辅助车手比赛。
各个车队的车手也会相互观摩交流,看看人家怎么改装的,有啥新技能学习学习,回去也好改装改装。
歪果仁其实挺友好的,你拿相机他们都会很配合的,甚至还摆几个姿势配合你拍照。
用于给轮毂轴头散热的装置,能有效降低轮毂的温度,避免高温降低轮毂轴承损坏的概率。
在一辆赛车的后面笔者发现了一个熟悉的东西,没错这是埃贝赫驻车加热器的排气管。
赛车与鸟巢,相信这样的情景是并不多见。
车辆后面背着两个备胎,在比赛时可以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更换,比赛的时候需要分秒必争。
卡玛斯的长头赛车,车身是黑色的,但是底盘却被涂成了蓝色。
当天北京的温度达到33度,很闷热,车手将赛车服脱了下来,即使这样依然也很热,车手在比赛的时候还是很辛苦的。
来个前面6X6曼赛车的正脸,驾驶室外面加装了防滚架。
金王子?差点认错了,要不是看前脸的MAN真以为是重汽的金王子呢!
乌尼莫克改装的赛车,不知道为啥挡风玻璃没有了,是碎了还是压根就没安装?
赛车后面可以存放不少物品,车手将车门打开整理物品。
收车仪式马上开了,卡玛斯车队即将上场。
轮胎采用大花纹设计,可以提升轮胎的抓地力,在照片中我们能看出比赛时轮胎的一些损伤。
卡玛斯车队登场。
车队全体人员登场,庆祝比赛的顺利完成,车手将香槟开启仪式庆祝。
雷诺车队登场,能顺利完成拉力赛对于车队来说就是最大的成绩。
候场的赛车,什么时候进场,停在哪全部由车前的女工作人员指挥,很敬业,令人敬畏。
卡玛斯车队的另外一辆赛车也即将登场。
为了庆祝顺利完成比赛,在收车仪式上有的车队工作人员已经登上了车队。
日野车队的全体成员庆祝比赛的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