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卡车之家编辑来到了云南省安宁市的蔬菜种植基地,全程跟踪了一段典型的始发段绿通运输。这次运输任务从云南省安宁市八街镇到晋宁县晋城镇,全程约70公里,行车时间为两个多小时。
一辆停在菜地里的货车正在装车,这里的蔬菜采用这种周转箱来包装,因为此段运输的目的是将刚刚采摘的新鲜蔬菜运送到冷冻厂进行包装发运。
云南省四季如春,蔬菜水果和花卉的种植都很发达。这里的蔬菜大棚和北方见到的区别很大,因为这里不需要保温用的草帘。
大棚里等待采摘的生菜,我们今天装的蔬菜就是这种。
另一个棚里正在使用喷灌进行灌溉。
这辆车就是我们此次运输任务的主角,六米八仓栏。
这辆格尔发K3L六米八载货车搭载了160马力玉柴四缸国四柴油机,与之匹配的变速箱为法士特8JS85E。
这次装的蔬菜没有超过车厢上喷涂的核载质量。
每天出没田间地头,保险杠上刮擦的痕迹实属难免。
云南当地比较流行的三开式后门。
并没有太大形变的钢板弹簧说明了货物拉的很轻。
驾驶员董师傅,老司机快开车!正式开始60多公里的行程。
刚刚拐出菜地,一不留神,大家都逆行了。
听董师傅讲,他今天是第一次驾驶这辆格尔发,由于工程车活不好,前不久他刚刚卖掉自己养了7年的东风大力神自卸。
省道上走了不远,一颗倒在路上的竹子拦住了我们,董师傅下车将他移到了路边。
走了没多远,董师傅将车停在了路边,猜猜我们要干什么?
当然是加水了,云南省山区路段占大多数,没有刹车淋水太危险。
装在货箱下沿的喷水嘴,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向轴头喷水帮助车轮降温。
习惯性拍了下车底,听说有些卡友喜欢这种双过桥的传动轴设计?
这辆车的排气歧管垫片出现了问题,下坡的时候开排气刹会出现尖锐刺耳的漏气声。
董师傅和我聊了很多关于大泵车和国三车驾驶感受上的区别,主要内容是大泵车爆发力比较强,共轨柴油机的动力比较“绵”,力量不小但是来的慢。
车内后视镜上的民族特色的小挂件随着车身的摇晃发出清脆的响声。
路过一个小镇,交通略显拥堵。
出了镇子,我们要开始爬坡啦!真正的云南省国道,就应该是酱婶儿的。
这里有矿山,当地的自卸车车厢加高都很疯狂。
路不宽,仅仅能并排通过两辆车,对向过来的几辆车都是西南特色的车型。
下了这个长坡还要爬上对面的山梁,一脚刹车一脚油门的。
路过一个加水点,两辆满载的自卸在加水。
路边村子里的三层小楼,在这山清水秀的环境里,简直是别墅有木有。
我们这辆格尔发搭载了160马力的玉柴4缸机,这个动力在山区拉标载并不显得浪费,更大功率的车型在这里行驶会轻松一些。
在这种路上超车是非常困难的,因为视野开阔的平路真的太少了,上坡超不过去,下坡不敢超。
路边成排的塑料大棚,这里种的不是蔬菜了,是鲜花。
快到晋宁县城了,公路终于平整了一些,也宽敞了许多。
跑了三十多公里,这台法士特“小八档”变速箱才第一次挂入最高挡。
有一段高速可以走,终于不用爬山路了。
董师傅开车很沉稳,在高速上的车速一直在70KM/h左右。
十几分钟的高速路很快走完了,离目的地很近了。
收费口称重的数字,绝对不超,没毛病!
收费站要检查车上的货物,确认是鲜活农产品,免费通行。
关好箱门,下高速。
路边的冷库,昆明附近的新鲜蔬菜都会送往这里进行冷冻或抽真空包装,再通过大型车辆发送到全国各地和港口。
冷库门口称重,一辆小三轮车乱入。到此,本次第一站绿通运输已抵达目的地。
冷库内正在装车的17.5米大板,采用发泡保温箱包装。
另外一辆正在装车的冷藏半挂,是集装箱骨架+冷藏海柜的组合。